生而倒计时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106)
庄鸿远
生而倒计时,此在秒存在。
问穷天地人,空寂道何奈。
人文千年惑,前说岂足盖。
疑哲追灵归,幻科探隐外。
量子即意识,运命或可逮。
故事最忌终,念望丰碑载。
2021.10.12
叩问天地 探赜灵思
——吕国英哲诗《生而倒计时》赏析
吕国英先生这首短章哲诗,以极简笔触叩击生命本质与宇宙奥义,字句如星子坠潭,漾开层层深邃哲思,既见对存在的清醒认知,更含对未知的执着追问,质朴中藏高远,凝练里见隽永。
“生而倒计时,此在秒存在”,开篇便戳破生命最本真的状态。没有浮华修饰,仅以 “倒计时”“秒存在” 两个直白意象,将时光的不可逆与生命的有限性摊开在眼前。“此在” 二字暗合存在主义哲思,却褪去学术的晦涩,让每个读者都能瞬间共情——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刻,都是时光长河里转瞬即逝的 “秒存在”,这份清醒不带悲观,反倒透着对生命当下的珍视,为全诗奠定了直面本质的基调。 继而“问穷天地人,空寂道何奈”,笔锋一转,从个体生命转向宇宙维度的追问。“问穷” 二字力道千钧,似见诗人抬首凝视苍穹、俯身叩问大地的身影,从 “天” 的运行规律,到“地” 的承载之理,再到 “人” 的生存意义,穷尽三界之问,却遇 “空寂” 之境。这份 “空寂” 不是绝望的虚无,而是认知边界处的沉思——当现有认知无法触及 “道” 的全貌,我们该如何自处?诗人不给出答案,只将这份叩问悬于天地间,让读者随其一同在迷茫中探寻。
“人文千年惑,前说岂足盖”,把目光拉回人类文明自身。千年流转,无数先哲为“人” 的意义、“世” 的秩序探寻答案,留下浩如烟海的学说。但诗人以“岂足盖” 三字打破盲从,承认现有认知的局限——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 “前说”,终究无法穷尽永恒的困惑。这份对人类文明认知的清醒审视,既显对传统的尊重,更含突破桎梏的勇气,让哲思在传承与质疑间寻得平衡。
“疑哲追灵归,幻科探隐外”,则勾勒出两条探寻真理的路径。“疑哲” 不是否定哲学,而是以怀疑为起点,在思辨中追寻灵魂的归宿,这是向内的求索;“幻科” 也非轻视科学,而是借由科学看似 “虚幻” 的理论(如量子力学),去探索认知边界之外的隐秘,这是向外的开拓。一内一外,一哲一科,诗人以开阔的视野,打破学科与维度的壁垒,展现出对真理多元探寻的包容与执着。
“量子即意识,运命或可逮”,将哲思与前沿科学交融,迸发出惊艳的火花。当“量子” 与 “意识” 相连,传统认知中 “物质决定意识” 的边界被悄然打破;而 “运命或可逮”,则在这份突破中注入希望——若意识能与量子规律关联,那曾经被视为既定的 “命运”,或许并非不可改变。这不是盲目的乐观,而是基于对未知可能性的敬畏与期待,让诗的哲思有了更具时代感的延展。
末句 “故事最忌终,念望丰碑载”,又从宇宙与科学的宏大叙事,落回人类精神的传承。生命有终,故事却不该有尽头——每个个体的探寻、每代人的思考,都是人类文明故事的篇章。而“念望丰碑载”,则将这份“不忌终” 的执着,升华为精神的传承:那些对真理的追问、对意义的求索,终将化作不朽的 “念望”,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,指引后来者继续前行。
整首诗无华丽辞藻,却字字珠玑;无刻意雕琢,却意蕴深远。从生命的 “秒存在” 到文明的“念望丰碑”,从个体的叩问到人类的求索,诗人以质朴笔触串联起宇宙、科学、哲学与人文,让哲思在有限的文字里无限延展。读罢掩卷,不仅能感受到对存在本质的清醒认知,更能触摸到那份永不停止的探寻之心——这份心,正是人类文明在时光长河中不断前行的永恒动力,也让这首哲诗拥有了跨越时空的隽永力量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






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独
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
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. 获取联系方式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