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
这声穿越千年的渔父长歌,叩响了中国文人“达则兼济,穷则独善”的生命智慧,更孕育了山水画中绵延不绝的隐逸基因。从宗炳“澄怀观道”的卧游哲学,到王蒙“万壑在胸”的密体山水;从倪瓒“逸笔草草,不求形似”的孤高简淡,到石涛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的造化心印——隐逸从未仅是避世之径,而是以精神栖居重构天人关系的终极叩问。
本次展览以“沧浪回响”为名,直指中国山水艺术的核心命题——在当代语境下,隐逸精神如何以新的美学形态延续其文化生命力?当代山水画家应以笔墨回应三重追问:
隐逸之“境”的嬗变:当“渔樵江渚”的物理空间消逝,当代人如何在都市丛林、数字虚境中重构心灵净土?
隐逸之“道”的转译:如何使隐逸精神从古人的退守山林,升维为守护当代人心灵自主权的美学屏障?
隐逸之“技”的突围:传统程式(如空亭、孤舟、荒寒之境)能否裂变出承载现代性孤独的表达语法?
我们呼吁艺术家以创造性的创作参与展览:既非对隐逸传统的浪漫复刻,亦非对当代困境的被动妥协,而是以笔墨为舟楫,在文化基因的深渊与时代精神的浪尖之间,探寻灵魂自由的崭新航道。

陈培伦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、文化和旅游部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、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原美术学院特聘教授。
陈培伦数十年来致力于书画的创作研究,深入传统,师古而化。其作品苍厚古拙,气势磅礴,意境深远,格调高雅。1994年5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,并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展。2011年12月,应法国美术家协会邀请,赴法国参加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艺术展,作品“泉落秋山出白云”获得金奖。2016年、2017年随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赴柬埔寨、老挝、泰国、缅甸、菲律宾、乌克兰参加丝路画语艺术展。2012年被评为“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山水画百家”之一。2019年6月,当选中国文联《神州》杂志封面人物。2023年11月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人画展。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、中南海、国家博物馆,以及日本、新加坡、法国、西班牙、中国台湾、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专业机构及个人收藏。
出版有《陈培伦国画集》、《陈培伦书画集》、《陈培伦写生作品集》、《共和国六十位大家名家——陈培伦》、《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陈培伦邮票精品珍藏》等。
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独
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
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. 获取联系方式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