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国英:时去万般皆同寂

来源:人民艺宣网

作者:吕国英

2025-08-11

时去万般皆同寂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77

艾 慧

 

时去万般皆同寂,运来乾坤任纵横。

非是此在无常宰,唯缘化变未识穷。

2023.05.16

 

天地如谜,化变无穷——品吕国英哲诗中的时空与道韵

 

读吕国英先生此诗,如饮一盏澄澈而深邃的清茶,初品似觉疏朗,细咂方感其韵致悠长,直指宇宙人生的幽微堂奥。四句二十八字,却似展开一幅时空流转、命运沉浮的壮阔卷轴,更在卷轴深处,刻下对永恒之“道”的清醒叩问。

 

时去万般皆同寂,运来乾坤任纵横” 起笔便见气象。当时间的潮汐退却,机遇的星辰隐匿,纵有万般气象,亦复归于一片深沉的“寂”——非死寂,而是能量蛰伏、光华内敛,如蛰龙潜渊,万籁凝听。此“寂”,是宇宙常态的底色,蕴含着积蓄与等待的哲学。然而,当命运的东风乍起,运势的洪流奔涌,那蛰伏的能量瞬间苏醒,“乾坤”之大,竟可“任纵横”!一个“任”字,道尽机遇降临时生命所能迸发的无限可能与改天换地的磅礴气概。这两句如阴阳两极,将时间(“时”)与机缘(“运”)对存在状态的塑造力,以极富张力的画面呈现,一静一动,一抑一扬,尽显造化之奇诡与壮丽。

 

然而,诗人并未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,更以哲人的锐利目光,穿透表象,直抵核心:非是此在无常宰,唯缘化变未识穷。” 此乃全诗点睛之笔,如金石之音,振聋发聩。他断然否定了将世事浮沉、人生际遇归咎于某种不可名状、飘渺难测的“无常”主宰。这不是宿命的叹息,而是理性的宣言。破除了对神秘力量的迷思,诗人将目光投向那更为宏大、永恒且真实的本质——宇宙间永恒不息的“化变”之道。万物皆流,无物常驻,一切兴衰、生灭、显隐,皆是这永恒“化变”长河中的浪花。而“未识穷”三字,更如暮鼓晨钟,敲响认知的谦卑。人类对“化变”之道的探索与理解,永远在路上,永无终极之境。正是这浩渺无穷、未被完全认知的宇宙运行法则本身,编织了“时去”之寂与“运来”之纵横的壮阔图景。

 

此诗之美,在于其哲思的深度与表达的凝练完美交融。它以大写意般的笔触(“万般”、“乾坤”)勾勒宇宙图景,又以精准的哲学术语(“化变”、“识穷”)点破玄机。它摒弃了虚无的哀叹,代之以对客观规律的冷静洞察;它承认认知的局限,却在这局限中升腾起对“道”的永恒敬畏与探索的勇气。

 

品读此诗,仿佛立于浩瀚星河之下,感受时间之河的奔流,体味命运之潮的涨落。我们既知“时去”的必然与“运来”的珍贵,更深悟这背后并非无常的戏弄,而是那深邃、精微、永动不息的“化变”之律在无声运转。天地如谜,唯因其“化变未识穷”;人生如旅,当怀敬畏之心,循“化变”之道而行,于寂然中积蓄力量,待运起时,方能在天地间,留下一抹纵横的印记。

 

这,便是吕国英先生哲诗带给我们的,一份超越时空的清醒与一份融入大化的隽永。

 

吕国英 简介

吕国英:时去万般皆同寂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 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 

主要立论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 

[责任编辑:MISS SUSAN]

需要投稿或者爆料,艺术品推广宣传, 提供新闻线索. 客服电话:010-63948722,诚邀合作伙伴。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独
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.rmyxw.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
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.
获取联系方式>>

版权所有: 人民艺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京ICP备18057456号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7号美克大厦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  客服电话:010-63948722